糖心独墦:糖心vlogapp官方下载-《蛮好的人生》:为啥人人都爱这个不完美的“大女主”

频道:热点 日期: 浏览:1

2025年5月12日,一场围绕电视剧《蛮好的人生》展开的研讨会在北京热烈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与上海市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众多行业大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剖析这部以保险行业为切入点,讲述女性逆境重生与年轻人成长故事的热播剧。

《蛮好的人生》研讨会现场

《蛮好的人生》海报

《蛮好的人生》在叙事上打破常规,女主角胡曼黎并非传统意义上完美的“大女主”。她出身上海弄堂,面对生活和事业上的挫折,她凭借着市井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困境中寻找出路,重新出发。

这部剧的播出成绩堪称亮眼。在收视率方面,中国视听大数据(CVB)央八平均收视率2.30%,最高收视率达2.59%,为央八CVB年度最高,位列央八CVB历史第四。网端表现同样出彩,云合正片有效播放持续12天霸榜第一,累计斩获全网热搜超2000个,以2.6亿热度峰值断层领跑抖音影视榜。

《蛮好的人生》以保险为切入点,展现职场与生活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指出,《蛮好的人生》继承并弘扬了海派电视剧的优秀传统,坚持从生活的整体出发进行创作。它没有局限于保险行业这一单一领域,而是以保险为切入点,涵盖了整个时代生活,生动展现了职场与生活的紧密交织。

《蛮好的人生》价值不止于题材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认为,它让市场重新审视职场剧创作的内在要求,强调职场剧的底层根基是生活逻辑,只有对生活的洞察足够真实、挖掘足够充分,职场才可信,剧中人物才能走进大众心里。这部剧将职场剧回归到生活剧的本质,有效避免了传统职场剧悬浮、脱离现实的问题。

《蛮好的人生》剧照

在当下影视行业,传统都市剧遇冷,行业剧创作困难重重。短视频的崛起给长视频带来巨大冲击,长视频在当代都市连续剧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蛮好的人生》却能突出重围,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创作理念来看,创新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编剧费慧君分享创作历程时提到,七年前她就决心摆脱流量剧创作的套路,坚持塑造不完美的女主人设,摒弃爱情姐弟恋等俗套情节,在长达六七年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公司、平台的大力支持。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人设和情节上,还体现在叙事节奏上。导演汪俊表示,为了应对短视频的冲击,该剧借鉴了短视频的爽感手法,加快叙事节奏,头两集就迅速推进出轨、抓离婚等情节,同时又保持了作品的文学性和现实主义风格,做到了长剧短节奏,成功吸引观众。

《蛮好的人生》编剧费慧君

人物塑造的真实性也是该剧成功的秘诀。胡曼黎身上有着诸多缺点,如前期的张扬、偶尔的狡黠,甚至在工作中也存在不规范的行为。这些瑕疵让角色更加真实立体,贴近大众生活。演员孙俪也凭借精湛的演技,将角色的复杂性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从最初对角色的质疑,逐渐转变为喜爱。

《蛮好的人生》还在文旅融合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该剧在上海进行了大量实地取景,近90处遍布上海各处的城市及区域地标在剧中一一呈现,从东方明珠的璀璨夜景到石库门弄堂的市井烟火,这些场景不仅是影视剧的背景,更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元素。

借着剧集的热播,片方联合网络平台、相关区和文旅企业,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设计了4条剧集同款打卡路线,引发城市文旅打卡的规模效应,话题“胡曼黎我来沪你了”登上微博热搜,实现了“影视IP + 线下体验”的创新融合,为影视与文旅的“双向奔赴”提供了成功范例。

《蛮好的人生》在上海进行大量实地取景,如图中场景位于外滩的餐厅露台

纵观近五年的“上海出品”电视剧,《蛮好的人生》与《繁花》《城中之城》共同构成沪产电视剧中的“金融三部曲”。《繁花》聚焦改革开放初期的资本市场,《城中之城》描摹现代银行业发展中的博弈与人性,《蛮好的人生》则通过保险行业串联起医疗、养老、婚姻等民生议题,折射社会变迁中的个体命运,体现了沪产剧对金融题材的深度挖掘能力,为同类型题材创作提供了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