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委书记:及时疏通排涝管网,最快速度恢复城市正常运行

频道:热点 日期: 浏览:1

7月3日,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一中队消防员在成都市锦江区采用应急排涝车、大功率水泵协同排水(无人机照片)。当日,四川成都暴雨致市区部分区域出现内涝。成都市气象台7月3日17时10分更新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新华社 图

7月3日,受短时强降雨影响,成都市中心城区部分区域出现积水,成都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强降雨发生后,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曹立军,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第一时间分别赶赴市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市水旱灾害防御指挥调度中心,指挥调度全市防汛减灾和强降雨应对工作。曹立军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刚性落实防范措施,科学开展应急处置,筑牢防汛抢险救灾防线,确保城市平稳运行和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调度会上,曹立军通过视频察看中心城区、成都高新区、四川天府新区等地实时雨情、交通组织、群众疏散、抢险排涝等情况,对高风险点位和重点区域逐一调度,与有关市领导、部门和区(市)县负责同志现场会商应急处置措施。调度会后,曹立军前往成华区部分积水区域,现场调度处置积水抽排、路面清理、交通恢复等工作。

曹立军强调,本轮降雨来势猛、强度大,做好当前防汛减灾工作,事关群众安危和社会稳定,容不得半点麻痹大意。要迅速进入暴雨紧急防御状态,紧盯雨情水情发展态势,刚性执行“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把预警范围扩大一些、把风险排查做细一些,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坚决做好受威胁群众、外地游客、项目施工工人等人员避险转移。要加大道路交通疏堵保畅力度,对强降雨路段、积水路段等迅速开展抽排水,及时疏通排涝管网,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最快速度恢复城市正常运行。要严格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聚焦在建工地、边沟涵洞、背街小巷、地下通道、城市低洼地带和沿山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全覆盖排查,严防低洼区域发生内涝,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加强雨情水情险情监测,滚动发布风险预报和短临预警,做好安全提示,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市民群众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要压紧压实防汛救灾责任,持续完善信息报送、工作调度、督导检查、相互支援工作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有关市领导和部门、区(市)县主要负责同志要下沉一线、靠前调度,一级抓一级,把责任落实到岗位、到人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终端末梢和最小单元。

王凤朝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毫不松懈抓紧抓实防汛减灾、地灾防治各项工作,全力保障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防范城市内涝,密切关注交通干道、立交桥、下穿隧道、危旧房屋、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全面检查排水设施;对积水区域果断采取应急措施,加强道路抽排积水、消杀防疫等工作,做好道路交通疏导。要严密监视雨情汛情灾情发展变化,对连续强降雨可能引发山洪、地灾等次生、衍生灾害的西部龙门山区和东部龙泉山区要提前防范预警,严格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及时果断转移避险,严格执行“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形成工作闭环,做到应转尽转、早转快转。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统筹协调,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强化救援力量联动,全力守护城市安全、社会安定、市民安宁。

市领导曹俊杰、刘任远、胡国民、吴皓、王锋君参加。